去年12月,央视《经济半小时》栏目曾专门报道过“网络黑社会”的灰色产业链。此次蒙牛诽谤门事件,记者连线于国富律师,就法律方面问题咨询了社会盛行的网络黑社会产业链。
于国富律师表示打击“网络黑社会”是因为中间利益链难切断。现在公关公司发帖主要有两点,一是平台主要是BBS、微博等草根媒体,还有一种是正规的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,通过这种宣传把话题放大。如果帖子中含有虚假成分,受侵害人会致函网络平台,如果平台不及时删除,就会承担侵权责任,但是
假使平台在一定时间内删除,那么这个事件也已经随 着互联网传播,传播速度肯定要高于维权速度。
而网络维权的难点就是有偿新闻屡禁不止,中间利益链很难切断,所以导致这种“网络黑社会”猖獗。
而且受侵害人维权时,在取证方面,还有一定的障碍。按照受侵害程度,可以分为民事范围和刑事范围,如果侵权程度严重的话就是是刑事范围,公安机关在取证方面有很 大的优势。但由于目前很多还只是涉及到民事,目前我国的民事维权取证还是有一定困难的,虽然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网络平台服务商在60日之内应保留发帖人资料,但是如果以个人名义 取证的话还是很困难的,即使代理律师有一定的取证权限,但还是有限的。”
遗憾的是,尽管诸多知名企业遭到“网络黑社会”的毒手,却很少有谁能揪出真凶并成功维权。这是因为,在现行法律框架下,针对企业的网络诽谤属于民事诉讼范畴,应作为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,公安机关一般不予立案。但问题是,企业根本没有能力通过网络取证,很难查出背后的“网络黑社会”,连起诉谁都不知道,更别说去法院“自诉”。如此一来,“网络黑社会”名气越来越大,也越来越显得神秘莫测,叫人既痛恨又好奇。
记者也通过一位媒体人士那里得到消息称“所谓的蒙牛公关,花钱让我们来删除负面新闻,直接了当地有偿删除。”,蒙牛在国内企业堪称一流,但在对外公关,品牌形象塑造上经常采用这些上不了台面的方式,实在是有失大企业风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