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棉花网专讯:据江折、广东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馈,虽然近几日船货及保税印度、巴基斯坦、越南纱报价小幅振荡回落(FOB或CNF、CIF报价),但因美元指数继续走弱,人民币大幅升值(目前无论是离岸人民币汇率,还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,都创下了2018年6月份以来新高。118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上涨超过5500点,涨幅超过8%),棉纱进口实际成本持续上升,印巴纱等竞争力不增反降。
绍兴、南通等地织布厂表示,11月上中旬以来外贸订单有比较明显的触顶回落迹象;再加上对欧美各国的疫情封锁导致贸易、运输、交流等等被隔断以及11月份以后美对中国新疆棉花产品是否实施广泛进口禁令尚不清楚,因此布厂、中间商棉纱库存普遍偏低,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大幅走强,布厂、服装企业减少或暂缓保税、1/2月份船期棉纱的采购。
据了解,目前进口棉纱市场除C26S纱及C60S及以上支数棉纱的询价、出货相对活跃外(60S及以上保税、清关数量非常少,主要是印度纱、越南纱),OE纱、8S-16S巴基斯坦赛络纺纱成交比较清淡,一些贸易商计划加大32S及以上中高支棉纱的采购、操作力度。对于RCEP,棉纱贸易商、织布企业普遍认为短期影响不大,因为根据《中国-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,目前进口越南、巴基斯坦、印尼、泰国等东盟国家棉纱早已是零关税,对日韩等RCEP等国家棉纱、坯布、面料、服装等出口增长的不仅空间比较有限,还要面对越南、印尼等各国的“平等”竞争。
另外,山东、江苏等地贸易商、织造企业反映,近半个多月来棉花、棉纱等海运价格上涨的速度比较快;再叠加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利空,进口纱交投气氛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回落。业内分析,造成海运费用的持续上涨的原因除了新冠疫情第二轮、第三轮相继爆发导致运输船舶减少、防疫等成本上升外;近期原油期货大幅反弹、全球通胀压力不断释放也是重要因素。(胡言)
(责编:杨舫 电话:010-58931122-252)